握手是一种令人难忘的交流方式,手作为人体主要器官之一,在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我们都熟知谚语“十指连心”,这说明手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远超其他器官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握手也能传递心理信息。因此,握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。
首先,握手的顺序是有规定的。这些规定是经过长期形成的,只有遵守这些规定,才能表达尊重。握手的顺序取决于双方的社会地位、年龄、性别和宾主身份,任何人都不应越界。一般来说,握手由地位较高的一方决定。握手的基本原则是:男女相遇时,女士先伸出手,男士才能握手;如果女方不愿握手,男方不能强求。但如果男方的辈分高于女方,已经到了祖辈的年龄,那么男士先伸出手是符合规矩的。如果是主宾之间握手,主人应先伸手,然后客人握手。但在分别时,应倒过来,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告别之意。如果是多人握手,应从长辈开始或按职务高低顺序,或先同已婚者再与未婚者握手。要明白,在公开的社交场合,拒绝与人握手是非常失礼的行为。
其次,握手的姿势。一般是在相互介绍完成后,双方同时伸出手来问候。两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一步开外,在握手时,手掌向前下方伸直,拇指和手掌分开,其余四指并拢,掌心朝左。除非身体不适或体弱者,否则不允许坐着握手。当发现自己的手不干净时,应向对方展示,以表达歉意。
最后,握手的时间没有强制性规定,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握手时间过长会让人感到不自在,太短则会让人觉得缺乏热情。初次见面一般不超过3秒钟,力度要适中,可以上下摇动。在社交场合,应遵循“礼貌待人,自然得体”的原则,灵活运用握手礼的时机,这样不仅能展示自己的修养,也能让他人感受到尊重。